bann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详情

集团要闻

中国企业掀起蒙古开矿热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05-03-31 浏览次数:291
    中国矿产资源的紧张以及高昂的价格,使一些投资者看到了巨大商机,他们正在竭力寻找一个新的利润突破口。蒙古就是他们寻找的结果。
    “走在乌兰巴托的大街上,每天都能见到新来的中国人。”汪斌说,他是蒙古丰晟矿业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一年前来到蒙古,现在他们已经拿到探矿权,就等着开春下钻了。
    开矿潮涌向蒙古
  蒙古图木尔泰铁矿公司也是一年前加入这批投资队伍的。该公司负责人那齐格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方巴基图公司以前就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他们工作的进展相对要快一些,目前已经有1.5万吨铁矿石开采出来,陆续运往中国。
  据了解,蒙古的铁矿石品位一般能达到50%—60%,而国内一般才达到20%—30%。正因如此,那齐格对他的公司充满信心,初期投资就达到1.5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在蒙古投资矿产规模最大的一家。
  据中国在蒙投资企业总商会矿业分会会长米祥玉透露,仅2004年来蒙投资矿产的中国企业就有22家。而另据一位正在蒙古开矿的人士讲,到去年底,中国在蒙投资矿产企业已达50多家。现在蒙古已经成为继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之后中国的第四大矿产来源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来蒙古投资矿业的中国企业,大部分是来自河北、山东、黑龙江、内蒙、甘肃等蒙古周边省份。投资主体已由原来的“业内人士”逐步扩大到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而他们在蒙古投资主要侧重的是有色金属和铁矿。
  铁矿石投资更是一个大热点。目前国内的首钢和包钢两大钢铁集团都已经在蒙古安营扎寨。首钢斥资1.6亿美元开发的年产150万吨的铁矿石生产基地,明年将正式投产。此外,东胜石油在石油开采方面也做得比较成功,共投资1个亿,有11口油井,现在已经有5口井见油,日产原油50多吨。
  政府力促投资蒙古
  中国人投资蒙古既是时势所需,也有政府的着力推动。
  2003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蒙古,给这些投资者带来了契机。另外,蒙古有一半以上边境与我国接壤,两国关系友好,蒙古国对外国投资者又实行优惠政策,这些都是中国投资者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了解,从1991年起,蒙古先后颁布了《矿产资源法》、《外国投资法》,为外资进入矿产勘查和开发领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该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正在降低,比如投资有色金属和铁矿,从投产之日起减免所得税3年,增值税原来是15%,今年下降了5%,企业所得税原来是40%,现在最高降到30%。
  蒙古开矿遭遇两难
  但米祥玉提醒记者,从目前来看,要想在蒙古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一些公司还不成熟,而蒙古的基础设施又跟不上。
  目前最让投资者头疼的是,蒙古运输跟不上。目前中国投资者所开矿点大部分集中在距中国边境300公里—700公里范围之内,但即使这样,运力也依然很成问题。因为目前蒙古与中国之间只有一条从俄罗斯穿过乌兰巴托到中国二连浩特的单向铁路,大量矿产品开采出来之后根本就没法运出去。那齐格介绍,在中国投资者中,图木尔泰铁矿公司是目前惟一一家能把铁矿石运出去的公司。
  此外,探矿权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蒙古的探矿证都在私人手中,中国投资者想要在蒙开矿必须从蒙古相关人士手里花高价去买探矿证。宋立品回忆,2000年蒙古中央省金矿探矿证,只卖到20万美元,今年已经炒到370万美元。
  另一方面,有些蒙古人在出售探矿证时,虚报矿藏的含量,一些企业因此亏得血本无归。米祥玉提醒投资者,在买探矿证前,一定要先取样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