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管理模式,创造更多价值

添加时间:2017-12-12

--选矿破碎系统管理模式的改进

自2015年露天闭坑,锦丰公司选冶厂处理矿石已经转到以井下矿石为主。与露天矿相比,井下矿石混有大量锚杆和水泥块,严重影响破碎的效率;而且,选矿破碎系统已经运行十余年,各种设备老化严重,故障率高,破碎系统效率低下。中间料场因此经常供料不足,得不到很好地分级,严重影响球磨系统处理效率。

为提高处理率,增加球磨处理矿量,选厂没有因这些不利条件的存在而停滞不前,“思则变,变则通”! “山不转水转”! 改进的着眼点放在了改变破碎系统管理模式,加强破碎运转率的监督上面。主要进行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是利用日志表加强系统管理。在日志表里增加“停料取锚杆次数、时间”和“停料清理漏斗次数、时间”,并规定皮带没有给料即为停机时间。

二是加强捡锚杆管理。减少因拣废旧锚杆而停料时间。要求锚杆尽量在原矿堆场捡,铲车司机尽量在原矿堆场将锚杆铲在一边。中控室从监控如看到铲斗格筛上出现2-3个锚杆时,立即通知主管打电话问原因; 如一个班组取锚杆次数多,那么就要找铲运司机谈话了。(所有这些都在监控之中)。

三是增强破碎系统效率的管理。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破碎系统监督,如:2号皮带电流如低于108A,中控室操作工就要告知主管原因;破碎系统主管每天接班和下班前要拍2号皮带下中间堆场照片,并放到微信磨浮群,其被视为对生产的影响,并做为当班考核依据。

四是加强维修管理,减少维修时间增加破碎运转率:和维修团队协商采取集中维修或人员交叉维修,减少停机次数和时间。

自实施这一系列管理改进以来,24小时内停机拣锚杆的次数由原来的200余次减少为约30次/天;每月平均比以前多处理矿量7582t矿。

《老人与海》里那句“现在不是去想缺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这正是我们在持续改进工作中体现的精神写照。

选厂: 赵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