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为您找到相关结果:
5363 条
搜索耗时为:
28.3203 毫秒
排序方式:
6月30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对中央企业带头做好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各中央企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要立足眼前、主动作为,千方百计确保迎峰度夏的安全和保供。发电企业要应发尽发、多发满发,煤炭企业要全力保障电煤供应,电网企业要坚决守住民生用电和安全生产底线。要着眼长远、系统施策,持……
河南秦岭救援队12昼夜不停奋战抢救小麦光明日报等媒体点名表扬 近期,河南麦收期间遭遇大范围连阴雨天气,灵宝市故县镇城东村西边河水暴涨,河道20余米坝体决堤,河水直接倒灌低洼地区的麦田里,造成大面积麦田出现严重内涝。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中国黄金)秦岭队响应国家召唤,紧急出动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5月31日上午,秦岭公司接到灵宝市故县镇政府求助热线,城东村有1000余亩麦田一夜淹没,请求支援。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莫新民第一时间做出指示,由秦岭救援队大队长王均臣带领16名救援队员,出动运兵车、发电车、装备车等5台救援车,装载2台大功率抽水机及部分抢险救援设施,马不停蹄奔赴城东村排涝救灾。 经过近7个昼……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0日下午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举行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发挥示范作用,推动全党在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国中、李干杰、李书磊、何卫东、陈敏尔等5位同志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体会。 习近平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
重要论述 1960年5月7日 毛泽东同非洲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活动家、和平人士和工会、青年、学生代表团谈话。谈话指出:一九四九年,我们就基本上解放了大陆。不仅蒋介石怕我们,而且美国人也有点怕我们,因为我们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团结起来了。还是人要紧,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只要把人团结起来,手里掌握着武器,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就怕我们。当然不是只有打仗这一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又指出:人常常是有很多迷信的,迷信帝国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再有一种,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觉得自己力量很小;认为西方世界很行,我们黄种人、黑种人、棕种人都是不行的,这也是一种迷信。我相信,白种人可以干的事……
重要论述 1948年6月3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粟裕、张震等电。电报指出:在整个中原形势下,打运动战的机会是很多的。但要有耐心,要多方调动敌人,方能创造机会。最近时间内,陈士榘、唐亮需要协助刘邓作战。只要刘邓能打一二个好仗,局势就会开始起变化。因此你们到达适当地区后,不是休息三天,而是休息半月左右,全军精心研究技术战术,养精蓄锐。即使有打小仗的机会,主力也不要去打。等候刘邓对张轸作战完全结束,陈唐到达陇海汴徐线附近并休息若干天恢复疲劳之后,再采取调动敌人之行动,于运动中歼灭敌人。在打五军、七十五师等部时,不要企图一次打得太多,要说服干部不要急于求赫赫之名,急于解决大问题,而要坚忍沉着……
重要论述 1947年6月4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各中共中央局、战略区领导人电。电报指出:现在我军作战业已全部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反攻,过去需要破坏的铁路,现在一般地已无此种需要,相反,如果现在还不停止破坏铁路,我们就将做出错误。因此,从现在起,除作战时因为战术上的某些需要,我军所到之处,对于铁路员工及铁路上的铁轨、枕木、路基、桥梁、涵洞、车站设备等项,一律加以保护,并劝告人民一律保护。此外,对于一切普通公私建筑物、道路、桥梁、矿山、工厂、机器、军用或民用物资,均照上项原则,除战术上必要者外,一律重申禁令,不得破坏,即使暂时可被敌利用,亦不要破坏。 1950年6月4日 毛泽东审阅、修改刘少……
“二次革命论”渊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为什么“二次革命论”又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二次革命论”提出的意义与缺陷,以及“二次革命论”与陈独秀右倾错误思想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中共一大试图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应该说,在中国革命史上,“二次革命论”的提出不仅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必然,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第一,它使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从而动员了全国人民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推动了中国革命高潮的兴起;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
1927年4月1日,汪精卫从国外回到上海。在上海他同蒋介石就分共问题进行了密谈,但没有达成公共协议,其中的原因有: 首先,汪精卫并不真想和蒋介石合作。当时的情形,国民党内阵营相当分明,武汉与上海已势不两立。在这二者之间,他选择武汉,而非上海。蒋汪密谈时,蒋介石试图说服汪精卫留在上海与他共同反共。而汪精卫此次回国已有了自己的选择,任凭蒋之拉拢和引诱,他是不为所动的。他之所以要靠拢武汉是因为: 他觉得武汉方面大党权的正统性会使其后的政治生涯有更为可靠的凭借,相反,在蒋介石阵营中,当一名“空头领袖”是极不稳定的,自己如同蒋介石合作,只能成为其傀儡。汪精卫此时刚从海外归来,还未亲身经历和体验到共产党……
这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失误密切相关。 大革命的前期和中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作过一系列决议和指示。就目前能见到的而言,均未提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非资本主义前途的理论。相反,他们认为“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是国民党”,中国的工人阶级“尚未完全形成为独立的社会力量”,“所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认为,国民党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合作是必要的”。1923年1月《孙文越飞宣言》提出,“孙逸仙博士以为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因中国并无使此项共产制度或苏维埃制度可以成功之情况也。此项见解,越飞君完全同感”。1924年6月25日,鲍罗廷与谢持、张继谈话时说:“第三……
重要论述 1987年5月11日 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关心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联合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的政策与阁下一样,是把战争与和平问题、南北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这就抓住了要害。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表面上看是发达国家之间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实际受害的还是发展中国家。现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开放政策,中国也坚持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根本不可能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政策如果得不到发达国家的响应,就非常困难。西方要发展,从……
五卅运动使中国革命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南方和北方的实际状况,此时也形成鲜明的对照。在南方,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后,革命潮流继续高涨。尽管潜在的逆流已在发展,但还没有表面化。广州国民政府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继续增强。在北方,各派军阀势力之间不断冲突,反动统治的危机在加深,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增长。 这时,奉系已取代直系成为北洋军阀中占支配地位的势力。张作霖同段祺瑞相勾结,操纵北京政府,不仅排斥冯玉祥的国民军,而且将势力向南扩张到长江流域的苏、皖等省,加剧了同直系军阀的利害冲突。1925年10月,控制浙江的孙传芳,纠合福建、江西、江苏等省的地方军阀,自任浙闽皖苏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发动反奉战争,很快把……
重要论述 1938年5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当前抗战形势问题。毛泽东作关于中日战争形势的报告,指出:现在蒋介石与我们的估计都认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近《大公报》两篇社论态度变化,认为鲁南战役是准决战,否认中日战争是持久战。我们对于中日战争的估计,过去也有两种意见。我一贯估计中日战争是持久战,因为中国是大国,日本不能完全吞并中国,同时中国又是弱国,须要持久战争才能取得胜利。张闻天发言指出:我看现在国民党军集中五十个师与日军决战,是很危险的。现在一般人有一种错觉,因胜利而轻敌。这是对日本不正确的估计。事实上国民党有人企图在相当胜利之下便进行妥协。我认为中日战争仍是持久战,这是……
在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开展的省港大罢工斗争中,邓中夏把“收回香港”作为贯穿始终的最高政治斗争目标,为收回香港作了最初的尝试。罢工斗争中,邓中夏受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共广东区委指派,两次到香港深入基层工会,发动工人罢工。到罢工高潮的1926年4月,他在香港总工会成立大会上作政治报告时,又追溯香港被英国割去的悲惨历史,指出收回香港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明确提出收回香港的“三个步骤”和近期目标。他指出:我们应该朝着“收回香港”的目标“一步一步做去”。第一步要政治自由,就是要争得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我们只要有这些自由,就可以把工会整顿起来与敌人奋斗”。这就是要为香港同胞争得起……
重要论述 1922年5月1日 毛泽东在长沙《大公报》发表《更宜注意的问题》一文。文章提出要注意劳工的三件事,即生存权、劳动权和劳动全收权。指出:那些不能生存的人失业的人,问题则在如何使之生存与得业,在现时的湖南我愿大家特别注重在这里。文章强调:工人做的东西应该完全归工人自己,这就是劳动全收权。劳动全收权自然是共产主义实行以后的事,但也不要太忽略了,因为这实是世界上已经有了的一个大潮流。劳工的三权问题无论怎样不注意,有一日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39年5月1日 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毛泽东在《解放》第七十期发表《五四运动》一文。文章指出:二十年前的五四运……
重要论述 1928年5月2日 毛泽东在永新县城写报告给中共中央,提出应建立湘赣边界特委,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用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去造就湘赣两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报告还汇报了以永新为中心深入开展工作的策略:对内建立军队的党组织和筹款子、做衣服;对外帮助地方发起工农暴动,建立工农政权,分配土地。 1937年5月2日—14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有苏区、白区和红军代表参加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会议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党的政治路线,为迎接全国抗日战争的到来,作了重要准备。张闻天致开幕词指出:党目前的迫切任务,应该是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权利,与实现对日抗战。而巩固我们的党,现在成为一切工作的核心……
重要论述 1932年5月3日 毛泽东在漳州复电中共苏区中央局。电报指出中央的政治估量和军事战略完全是错误的,并陈述了两点理由:(一)三次反“围剿”战争和日本出兵之后的中国统治势力,特别是蒋系,已经受到很大的打击,对于我们只能取守势防御的攻击,至于粤军亦是防御攻击性质。决不应夸大敌人力量,以为敌人还有像去年三次进攻给中央苏区以大摧残的可能,而且在战略上把自己错误起来,走入错误道路。(二)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大规模上决不应再采取防御式的内线作战战略,相反要采取进攻的外线作战战略。我们的任务是夺取中心城市实现一省胜利,似要以消灭敌人做前提。在现时敌我形势和我军给养条件下,均必……
重要论述 1928年5月4日 毛泽东在宁冈砻市举行的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并宣布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大会上讲话。讲话指出这次两军会师具有历史意义,并代表第四军军委宣布“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任务是:(一)打仗消灭敌人;(二)打土豪筹款子;(三)做群众工作。三大纪律是:(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939年5月4日 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演。讲演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我们所做的一切……
重要论述 1948年5月5日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同陈毅、粟裕等商讨渡江问题后,本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并华东局电。电报指出: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惟目前渡江尚有困难。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关于粟裕兵团的作战地点和任务,中央军委曾于一九四八年一月决定由粟裕率领兵团的三个纵队南渡长江执行宽大机动任务,先在湘赣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然后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挺进闽浙赣地区,如此吸引二十至三十个旅的国民党军回防江南,迫敌处于更加被动地位。毛泽东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七日为中共中……
中金辐照党委组织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等有关内容。 大家一致认为,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的决议必将对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强国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上下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各党支部要以学习全会精神为重……
11月16日,内蒙古太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维滨主持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新征程面对面》党史理论书籍中相关章节内容,全体在矿党委班子成员、党委办公室和党委组织部相关人员参加学习。 张维滨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要从“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等方面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充分认识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学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绝对忠诚、对党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