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采空区金矿残矿回收与均压通风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14-03-28 浏览次数:1129

  颁奖单位:中国黄金协会
  获奖等级: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获奖时间:2014年3月
 

      辽宁金凤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于原杨树金矿开采时采矿方法不尽合理和无序开采,矿区遗留了大量的矿柱、矿壁、边缘矿及相对低品位矿石。另一方面,矿山开采至今形成的采空区约65万m3,这些采空区形态复杂,相互连通,有的采空区经后期回采,已将阶段运输平巷破坏,对井下通风和残矿回收作业安全十分不利。尽管矿山开采深度不大(约地下300m),但是由于采空区的复杂性,亟需进行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改善残矿回收采场的作业环境,降低采矿生产安全隐患。因此开展了“复杂采空区金矿残矿回收与均压通风技术研究”工作。
     根据采空区分布特点,运用国际领先水平的C-ALS探测技术,采用多点探测、点云合并方法,实现了复杂采空区条件下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以往复杂采空区条件下的残矿回收工作难以准确获得采矿损失贫化,将C-ALS探测系统与采矿软件SURPAC相结合,对采场采矿设计模型和采空区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得出了精确的残矿回收贫损指标可视化计算结果;针对残矿回收采场通风条件较差的状况,利用辅扇开放式均压通风技术可以在减少专用通风设施的情况下实现均压通风,使得暂不进行残矿回收的采空区范围的漏风减少30%~50%。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残矿回收试验采场采矿生产能力50 t/d,采矿工效8.33 t/工班,残矿回采率82.7%,矿石贫化率8.26%,采矿综合成本503.84元/t,截至2013年10月,残矿回收累计为企业新增利税10561.62万元。
     “复杂采空区金矿残矿回收与均压通风技术研究”技术路线正确,研究方法先进,实现了采空区建模与可视化分析、地压监测及混凝土矿柱采场稳定性分析、复杂采空区金矿均压通风等残矿回收多技术的集成创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