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12-02-24 浏览次数:1293

  颁奖单位:国务院
  获奖等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获奖时间:2012年2月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了空前规模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目标是通过填补地质空白,推进找矿突破。 项目的实施,获得了全球最全面、最系统的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资料,创造性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和成矿理论,并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找矿突破。
该项目填补了中国地质调查最后一块空白区。完成填制了青藏高原177幅1︰25万数字化地质图;获得了青藏高原大量的野外数据;确认了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湖—怒江3大成矿带,使青藏高原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同时还形成了在羌唐盆地找油的新认识,对完善中国矿产资源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高精度、数字化是此次青藏高原找矿的又一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遥感、计算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元素同位素、海量数据处理、合成模拟、人工智能、微区测试分析、深部钻探等技术集成,实现了“星—空—地”的工作体系。此外,还自主研发了3套适合高寒缺氧环境的矿产勘查关键技术和1套预测评价系统。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集数千地质工作者10多年奋战雪域高原,通过大规模细致的地质调查,创新性地建立了两大地质理论,发现了3条巨型成矿带、7个超大型矿床和25个大型矿床,大幅增加了中国大宗矿产的储量,改变了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格局,为中央在西藏地区建设五大资源基地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集成成果获得2011年度唯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