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尽“牛力气”牵住“牛鼻子”——中十冶2018年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1-04 浏览次数:1179

优质高效需要创新,服务争优需要创新,企业发展更是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一项工法、一项专利、14项QC成果,这是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的科技创新成果。

为了这些成果,中十冶集团员工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用“敢为天下先,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的志气,认真践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用尽“牛力气”努力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我们这样确定研究课题

“我们的专利下来了。”2018年9月,中十冶集团环保科技公司张娟拿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放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兴奋地告知同事。这项“斜坡用自动调平运输车”专利直接解决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大问题。

在食堂建设之初,环保科技公司的员工发现,很多食材在运输过程中倾斜易洒,并且有一处近10米的坡道,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风险。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工具能让食材安全平稳运输呢?于是,几名员工研究起来。经过集思广益和多次试验,斜坡用自动调平运输车应运而生。

这项实用新型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平板车的调平动作。调平装置与小车驱动装置联动,使得调平与爬坡相互关联制约,从而在上下坡过程中达到稳步准确的调平,很具实用性。

环保科技公司副经理王磊说:“2018年公司提交了3个专利申请,其中一个获得了省级专利资助,另外两个在待审之中。”

王磊口中的另外两个专利是“一种三叉梁的中心节点钢底板预制方法”和“一种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及免外模外墙安装方法”,目前已经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我们这样进行质量控制

作为企业科技创新的土壤,中十冶在QC质量管理活动中,鼓励全员参与。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员工素养和为企业增长效益等方面,QC小组不遗余力为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搬迁升级改造项目中,中十冶项目部QC小组研究的“提高钢结构基础预埋螺栓安装合格率”科技成果,成功解决了钢结构基础螺栓预埋安装精度问题。

中十冶阜阳颍南春天安置小区工程项目部QC小组在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钢筋剥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存在套筒缺陷、表面剥伤、露丝超标、拧紧力矩不足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结构质量和工期。为提高钢筋剥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一次验收合格率,项目领导和QC小组主要人员针对存在质量缺陷召开专题会议确定解决方案,将钢筋剥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施工质量合格率从目前88.3%提高到96%,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减少了返工量,加快了工程进度。

中十冶中储西部钢铁物流基地项目开工后,积极响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活动,落实各项创新目标,以徐涛为首的10名年轻人组成了“徐涛QC团队”。该团队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立足于提高施工质量,节能降耗,提升工程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实际施工难点,“徐涛QC团队”先后成立了两个QC研究课题组、3个技术攻关组,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2017年6月10日,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徐涛QC团队”成立了中储西部国际钢结构工程提高地脚螺栓预埋一次合格率QC小组。该小组自成立之日起,便立足于提高施工质量、生产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在施工难度大、施工任务重的情况下,QC小组对地脚螺栓预埋合格率进行反复分析调查,制定对策,反复试验改进。通过PDCA循环进行实施检查和5个月的探索,地脚螺栓预埋施工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由活动前的76.2%提高到96.7%,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该科研成果于2018年5月荣获全国冶金行业二等奖。

2017年7月,为了提高各单体厂房钢柱安装精确度,“徐涛QC团队”成立了提高钢柱地脚螺栓预埋一次合格率QC小组。经过小组成员列目标、可行性分析、要因确认、制定出相应对策、组织实施,螺栓预埋合格率明显提高。该课研成果于2018年5月荣获陕西省建筑业协会二等奖。

  我们这样生产建筑数据

BIM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中十冶集团高层审时度势,以企业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为依托,抽调业内精英人才组建了BIM小组,研究探索应用BIM技术,并与广联达公司、陕西BIM联盟等专业机构签订了培训协议。

目前,公司已有4人成为陕西省BIM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同时,《中十冶集团有限公司BIM应用实施方案》也已经出台;集团公司还组建了中十冶集团BIM的三级组织架构,划分了各级架构职责。

惠州龙丰小新村项目作为中十冶集团第一批BIM重点试点项目,将BIM与现场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相结合,形成新的管理模式。自2018年4月25日运行以来,该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体系,基于BIM5D平台的进度、安全、质量等应用管理也已初见成效。同时,采用广联达协筑云平台作为BIM与图档信息协同云平台,实时收集项目运行中产生的数据,实现了数据云端存储、文件在线浏览、三维模型浏览、文档管理、团队协同工作等功能,提高了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办公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使用BIM创新技术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和施工效果的还有天津云景嘉园住宅小区项目和富平干部学院项目。中十冶集团成功在这两个项目中推进了管理平台安全、质量、进度三模块试运行,累计处理项目日常问题500余条,商砼纠偏1000余方,提高了多岗位的工作效率。在上半年天津、富平两项目全专业基础建模23万平方米的基础上,下半年新建临潼金骊福郡项目地库全专业模型7万余平方米。

惠州项目和富平项目在施工中的BIM技术应用,被广联达公司授予“广联达BIM应用示范项目”和“广联达BIM应用观摩工地”称号,3人被授予“广联达BIM最佳应用推动者”称号,4人被授予“广联达BIM最佳应用实践者”称号。这两个项目还分别获得由西安建筑业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唐都杯”BIM应用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十冶集团BIM应用人员在2018年11月9日的广联达施工课堂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面向全国BIM技术应用同行们分享了公司的BIM技术应用经验。

为增强BIM应用效果,中十冶集团正在计划发布公司的BIM管理制度和项目BIM应用点实施流程方案和考核方案,并筹划通过和集团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建立完善的符合企业标准的族库。

科技创新征途任重道远,中十冶集团必将使尽浑身解数,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多米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