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社会责任专刊:中国黄金:“黄金为民” 责任当先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13-12-13 浏览次数:971

  

  中国黄金:“黄金为民” 责任当先

  2007年,中国黄金产量跃升至276吨的创纪录高点,超越南非,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金国。2013年,如果“中国大妈”们继续给力的话,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

  这样的市场形势,在中国最大的黄金企业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看来,却是愈益严峻的挑战:如何以有限的资源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中国黄金的答案是:黄金为民,责任当先。中国黄金追求的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经营绩效,而是以极强的历史责任感,探索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模式,走出一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包容性增长道路。

  多年来,中国黄金始终秉承“开发有限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宗旨,积极倡导和践行“黄金为民”理念,这既是建立国家黄金战略、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现实需要,更是引导和推动整个黄金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黄金坚持“为民”主线,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履行央企政治、经济、环境、社会和党建五大责任,服务人民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致富一方百姓,在建设国际一流矿业公司、推进科学发展中筑牢“黄金为民”理念的根基,充分发挥其理念的精神力量。

  

  价值黄金:筑好金融防波堤

  黄金和石油一样,是全球性战略资源,又是良好的财富储备手段,应当在保障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抵御金融危机、战争灾变风险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黄金深刻理解作为货币体系稳定器的黄金对于稳定国家金融、抵御经济危机意义重大。在推进公司运营中,中国黄金自觉融入国家黄金战略,担当央企责任,以世界一流矿业公司为目标,引领中国黄金行业科学发展,致力于增强黄金资源保障能力,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苏尼特金曦黄金矿业公司,最初的黄金资源储量仅有 700 多千克。在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境中,苏尼特金曦公司通过地质研讨,运用物化探、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组织探矿会战,圈定找矿靶区,并打破了内蒙古冬季钻探不施工的惯例,在零下 30 多度的寒冬进行野外地质施工,仅用了 4 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一个特大型矿山的地质勘查工作,新增资源储量达 20 多吨。原本不起眼的小矿山,摇身变成年产金超过 3000 千克的大型黄金生产基地。这只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近年来实施资源增储战略的一个缩影。6 年来,中国黄金在自主探矿上投入 24 亿元,在资源并购上投资 100 多亿元。截至 2012 年末,保有黄金资源储量为1758吨,是2006年的6.39倍,储量稳居国内第一位。

  民间黄金储备是官方黄金储备的有效补充,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黄金在努力生产更多黄金的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增加黄金投资品、饰品品种,鼓励民众参与黄金市场,将开放民间黄金市场、增加民间黄金持有量联系起来,实现“藏金于民”,尽快扭转黄金官方储备和民间储备“双低”的局面。1700家“中国黄金”品牌店已成为集团公司实施“藏金于民”战略的重要平台和前沿阵地,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开展“比服务、比效能、比规范、比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回购”、“代管”、“实时金价”等创新性措施,打造了一批“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微笑服务岗”等创先争优服务品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十一五”期间,黄金投资和深加工产品销售已成为中国黄金新的利润增长点,黄金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4%,黄金产量、销量均居国内第一,有力地推动了国内黄金生产和消费,加快了黄金产业市场化的进程,有效地提升了中国黄金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安全黄金:建设平安企业

  中国黄金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依托安全环保信息管理平台,健全安全生产奖惩体系,转变安全生产培训理念,建立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排查和治理标准,推进安全生产人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得到加强。

  2012 年集团各企业新增专职安全员 200 余人,大大充实了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同时,集团公司安环部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特种作业人员配备的通知,强化了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工作的保障力量,为东北、广西、辽宁三个区域性公司和湖北三鑫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配备了安全总监,加强了安全监管力量。其中,湖北三鑫公司更是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授予“全国非煤矿山第一批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

  在创新安全培训模式方面,集团为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下发了《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编制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和职工安全知识手册,利用安培中心的师资力量,变“到学校培训”为“上门送课”,实现安全培训“四统一”和持证上岗目标。同时,集团公司通过认真分析安全事故原因,转变培训理念,延伸培训层级。

  针对施工队事故多发的问题,中国黄金制定了《矿山生产企业井下采掘工程招投标补充规定》,提高了施工队伍准入门槛;改变以往“甲方乙方”的思想,倡导“以我为主,双方共创安全”理念,将施工队纳入到集团公司安全培训体系中,将集团公司的培训理念、安全管理重点和方法辐射到施工队管理中;将施工队承包期限由1年变为3年,保持了施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强了监督机制;从严明确了安全条款,规定了退出机制,对促进施工队安全管理起到积极作用。制定了《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模板》,明晰企业和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和施工队安全管理协议签订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

  

  和谐黄金: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黄金在服务国家金融安全,做大做强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和谐共建,造福地方,承担黄金为民的社会责任。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我们对社会的承诺是:建一座矿山,造福一方百姓。中国黄金的开发项目很多位于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地方,我们忠实履行央企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义务。公司不仅最大限度地加大投资支持当地经济建设,落实用工、采购本地化政策,而且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竭尽全力为当地群众谋福利。”

  在践行“黄金为民”的理念中,中国黄金积极实践包容性增长,贯彻“企地和谐共赢”的精神,维护矿山周边环境稳定,带动区域发展,与企业所在地的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中国黄金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帮助地方修建学校、医院和交通设施,竭尽所能为当地群众谋福利。其中,创造性地设立了“6040”模式,即集团所属矿山出资60%、地方村民出资40%成立服务外包公司,承担矿区运输、劳务等业务,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开发企业与资源所在地群众实现利益分享的示范。

  在西藏、内蒙古、新疆、贵州、云南等地,中国黄金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帮助他们修建学校、医院和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开展当地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集团公司党委还在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结对子,一帮一”的创先争优工程,积极为当地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带领百姓共同致富。同时,积极倡导知识富民、教育富民,主动承担起培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责任,大力开展当地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选送少数民族优秀青年职工到高校深造,与地方组织部门开展干部交流活动,定向培养少数民族经济建设人才。

  内蒙古矿业公司通过实施“养老保险、助学助教、创业致富、生活改善、文化融合、爱心传递”六大工程,让地方百姓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被国土资源部列为首批建设和谐矿山示范单位;西藏华泰龙公司被中宣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成为西藏地区唯一的获奖单位。

  中国黄金切实保障员工权益,严格贯彻国家关于员工休假的规定,结合企业情况,制定了员工休假制度。每周员工工作 40 小时,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休息,保障员工休息权益,对生产一线倒班员工加班,按国家规定发放300%工资。

  中国黄金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对于员工的个人信息,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严格员工个人信息的管理,查阅员工的个人信息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员工个人隐私得到最大化保护。

  作为一般采矿业企业代表,中国黄金还积极推动同行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合作,在全国首发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3.0的编写工作,指导和引领行业社会责任实践。从2011年开始,中国黄金每年对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建立并完善社会责任工作体系,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积极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履责实践,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由全国第152位跃升至第16位,2013年更是进入全国前十位。

  

  绿色黄金:矿山也能如此美丽

  汽车驶出包头市区后一路向西,半小时后进入中国黄金集团鑫达矿区。放眼望去,一幢幢白色的楼房掩映在一大片绿色当中,道路两旁,楼前庭院,白杨、垂柳、桃树、梨树、杏树……一派郁郁葱葱。

  “建矿初期,这里荒凉无比,碎石满地,大风扬尘时遮天蔽日,难见一棵绿色植物。”老员工张志诚说。10 年前,公司创业者踏上这片土地后,做出的第一个决定不是开采,而是种树!自此,每一届领导班子上任,都将种树的传统延续下来。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色发展是央企的责任。”鑫达公司董事长袁永忠介绍,这个矿区地处内蒙古西北,常年干旱,公司创立以来,一直把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鑫达矿区只是中国黄金集团众多美丽矿山中的一座。

  中国黄金在资源开发时,为了解决传统黄金开采带来的矿山地质灾害、占用破坏土地、水均衡破坏、水土环境污染以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诸多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大力倡导和践行“黄金为民”理念,以打造美丽矿山、发展生态矿业为目标,运用综合手段大胆探索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难题:对井下采空区,采用新型胶固料技术进行回填,尽力恢复原有的地质环境;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以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对废气中的含硫有害物质,通过回收提取硫元素,变废为宝;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矿,进行回填、制砖再利用,努力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经过几年努力,中国黄金逐渐形成了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矿地和谐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理念的推动下,中国黄金瞄准行业前沿技术,主动承担起行业科技攻关的任务,为黄金矿产资源安全、高效、清洁开发与利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和保障。目前,中国黄金开发了生物氧化提金工艺、原矿焙烧提金工艺、“99.999”高纯金精炼技术、含砷金精矿二段收砷焙烧技术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新技术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其中,“大型金矿绿色采选冶技术研究及示范可行性研究”、“西藏特大型多金属矿高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数字化冶金矿山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应用”三个项目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这些先进技术将使我国3000吨难处理的呆矿得到充分利用。

  现在的中国黄金,始终坚持“不在任何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从事黄金生产”的庄严承诺,把企业的盈利建立在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倾力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近几年,中国黄金新建矿山环保投入占总投资比重达5%。在西藏甲玛、内蒙古乌山两个生态特别脆弱的矿区,环保、绿化投入甚至高达13%。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也换来了生态上的回报。2010年全年增加的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3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减少14%和11.5%,均超额完成国家要求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在青藏高原、长白山区、呼伦贝尔草原、新疆戈壁滩等地,中国黄金打造出一座座美丽矿山,走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