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回升 热钱风声鹤唳躲通胀
来源:中国黄金集团
发布时间:2002-05-13
浏览次数:756
在经历了20年熊市之后,国际黄金价格正在稳步回升。今年初以来,金价回升了12%,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与全球主要股市的回落形成鲜明对比.
1980年初国际金价创下每盎司850美元的历史高位,但到1982年年中,金价迅速回落到300美元以下,此后金价一直在500美元以下波动,1999年下半年,更创出255美元的20年新低。
众多短期因素使国际热钱流向黄金市场、黄金基金和黄金股。去年底,出于对黄金价格未来走势信心的转强,世界重量级黄金生产商接连宣布减少长期以来的卖空避险规模,使黄金市场的卖空压力下降;日本的银行业对存款的保障下降,使日本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需求大幅增加;中东形势充满变数;美国经常性项目赤字,导致美元兑多种主要货币持续走软;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接连受到打击,国际股市表现不佳,等等。另外,去年降息潮使规模巨大的全球债券市场处于相对高位,而升息的步伐却清晰可见,债市的投资机会也大大缩小。
现在,国际热钱似乎被迫选择了黄金市场;实际上,金价长期在低位徘徊就是最大的利好。
从长期的角度看,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货币先后割断了同黄金的联系,宣告金本位制解体,使全球货币的发行量突破了黄金储备的限制,为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腾飞及“新经济”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目前黄金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下降,70年代初期,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平均比例为近40%,而近年来已降低至20%左右,许多国家和组织大量抛售黄金,不可避免地造成国际金价持续下跌。同时,货币发行量大增,加上电子货币、信用通货的泛滥,使过去30年中全球的广义货币增幅远远超过了黄金的供应,也就是,每盎司黄金对应的货币量大大增加。可见,黄金价格的上涨只是时间和诱因的问题。
消除了金本位的影响,黄金价格将得以按照自身的市场规律,周期性地变动。通货膨胀的隐忧
金价的上升,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紧密相关。一方面,通货膨胀的出现,会使投资者趋向于购买黄金以求保值,从而推高金价;另一方面,金价的上升,会带动其它贵金属以及铜铝等基本金属的涨价。历史上,金价甚至与农产品及其它原料产品价格走势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目前,上述这些产品的价格,除原油外,多数处在一个三至四年来的底部区域;在目前低通货膨胀的时期中,金价的回升显得异常耀眼,而投资界正在高度关注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
目前,全球以及美国的利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全球经济正在努力走出衰退的阴影,增长速度普遍不高。如果金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过早抬头,那么利率水平必须提前上调,可能会导致低增长、高通胀的更坏局面。对实物经济的暂时回归?
问题是,资金流入黄金市场几乎只是预演。
目前全球主要股市正在偿还长时间以来高速上升及发展的“风流账”,投资巨子巴菲特下调未来8年美国股市的收益期望,似乎提醒了投资界“股市也该歇歇啦”。
另一方面,能够在“9·11”后的半年内,将韩国股市炒高一倍,可见国际热钱对投资热点的渴求。这种情况下,国际热钱自然容易诱发“淘金”潮。
眼下的实际情况是,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多头仓位已经比往常增加了4倍;有21年从业经验的美国黄金交换公司老板萨木尔森认为,金价会创历史新高,现在有更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一论断。世界黄金协会主席高德赛尔指出,那种认为黄金投资不可取、股市会永远上涨、货币系统没有风险、日本和美国不会遭受银行危机的观念正在改变;在未来10-15年内,黄金生产多半会持平或下跌,而不会再像过去15年里那样增长50%;90年代开拓的一批大金矿的开采寿命都快到头了,而厂矿投入在勘探上的经费已经减少。
“欧元之父”、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警告说,倘若美国经济动力减弱,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未来数年继续动荡,一直受投资人忽视的黄金是可靠的资产。黄金可能演变为稳定汇率的一股力量。未来的货币体系,是包含美元、欧元、黄金3种资产的体系。一些国家应该考虑将其汇率和黄金储备挂钩,以防通货膨胀和美元、欧元剧烈波动的风险,因为黄金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成为世界通行的最终支付手段。因此蒙代尔认为,过去5年来各国中央银行大量抛售黄金的行动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看来,金价的走势将影响全球经济的运行;如果黄金市场持续加热,全球将实现对实物经济的暂时回归。